岳晓东心理咨询基本功研修课程介绍
一、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的五大问题
目前,我国心理咨询师的个人成长与培训有五大问题:
1、 不练基本功,练高难度动作
即,学员在完成心理咨询理论的基本培训后,就立即选择某些尖端课程而忽略了对基本技术的培训。
2、 一招打遍天下,单眼望穿世界
即,在掌握了一门技术的培训后,就试图在所有咨询场合都加以实施,造成了“对象不明、时机不对、效果不佳”的“三不”困境。
3、 培训之间缺乏融会贯通
即,对各种咨询理论与技巧的培训缺乏融会贯通,不能举一反三,综合利用。
4、学习成瘾,缺乏实践,不接地气
即,在完成了基础课程的培训后,不断地学习不同流派与技术的课程,而不能将这些知识有效地利用,达到活学活用的效果。
5、咨询督导严重欠缺,有难无处求助
即,咨询师的督导十分不健全,也不系统,咨询师无从了解其业务成长与个人成长的方向、方法与评估手段;
凡此种种,不仅造成了有关部门对心理咨询服务之监察的严重混乱,也造成了社会大众对于心理咨询师之接纳的严重不足。这也造就了当今心理咨询市场之“叫好不叫卖,旺市不旺财”的趋势,而且越来越严重。
由此,咨询师在学习心理咨询课程时大多曾满怀激情,雄心壮志,力图在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中有所作为,并打造自己的品牌;但在冷酷的现实面前,他们当中许多人很快变得心灰意懒,意欲阑珊,不得不另择职业发展方向。可以说,心理咨询师行业也是当今社会流动性最大的职业之一。
为帮助心理助人工作者提高工作实效,特邀请岳晓东博士开设心理助人基本功课程。
二、岳晓东博士基本功课程安排
时间 |
讲课/操练内容 |
核心概念/目的 |
课堂示范/练习 |
参考/阅读书籍 |
||
第 一 天 |
上午 |
心理咨询同感力
|
理论背景 操作技巧 |
角色扮演 情景示范
|
《登天的感觉》(新版) 《心理咨询基本功技术》 |
|
下午
|
心理咨询洞察力 |
理论背景 操作技巧 |
角色扮演 情景示范
|
《三国人物心理分析》 《红楼梦人物心理分析》 《心理咨询基本功技术》 |
||
第 二 天 |
上午 |
心理咨询沟通力 |
理论背景 操作技巧 |
角色扮演 情景示范
|
《三国人物心理分析》 《红楼梦人物心理分析》 《心理咨询基本功技术》 |
|
下午
|
心理咨询觉察力 |
理论背景 操作技巧 |
角色扮演 情景示范 |
《少年我心》(新版) 《心理咨询基本功技术》 |
||
第二天晚上 |
电影赏析:危险游戏 主持人:岳晓东博士 |
|||||
第 三 天 |
上午 |
心理咨询投射技术(房树人) |
理论背景 操作技巧 |
现场自我体验 现场自我成长 |
《心理咨询基本功技术》 |
|
下午
|
心理咨询投射技术(重要他人) |
案例讨论 |
|
《心理咨询基本功技术》 |
||
三、课程适合人群:
国家二、三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国家二、三级社会工作者,心理学或心理咨询师在读人员。
四、课程时间:2015年8月5日—7日,8月4日报到。
五、培训地点:山东省文秘培训中心(暂定)
六、活动主办:
济南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
山东省生命教育与危机干预中心
七、活动承办:
济南幸福人生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七、详情咨询:
18653198885(微信) 0531-58664726 QQ:759062531
附件1:
岳晓东博士个人简介
岳晓东博士个人简介
岳晓东博士,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香港城市大学教授,香港心理学会辅导分会首任会长与候任会长。岳晓东博士在心理健康、创新心理、咨询心理、幽默心理和青少年偶像崇拜等方面做出了大量的研究,成绩斐然。他先后在国内外的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影响深远。岳晓东博士还著有《登天的感觉》、《少年我心》、《心理面面观》、《性格铸造历史》、《怎样做最好的自己》、《三国人物心理分析与职场生存》、《红楼梦人物心理分析与情感世界》、《幸福公开课》等心理学科普读物,深受读者的喜爱。此外,岳晓东博士还受聘为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20余所大学的客座教授。
岳晓东博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最早到国外攻读咨询心理学的大陆学人之一。自1991年以来,岳晓东博士就在国内讲授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操作技巧,并举办个人工作坊80余次,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广受学员欢迎。近年来,岳晓东博士还结合自己的教学与研究,开设了“幸福公开课” “高考必胜课”、“心理养生堂”、“家长选修课”等系列课程,深受听众的欢迎。
附件2:
电影赏析:《危险方法》与精神分析发展史
引导人: 岳晓东博士
用时: 约2个半小时
简介:
《危险方法》(A Dangerous Method)是由大卫·柯南伯格(David Cronenberg)导演的影片,曾获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提名。它是根据英国编剧Christopher Hampton(《赎罪》)的同名舞台剧本改编的。影片讲述俄国精神分析先驱萨宾娜·斯皮勒林(Sabina Spielrein)女士的故事,她出生在一个富裕犹太家庭,1904年被送到苏黎世去治疗歇斯底里症,其治疗师是荣格,采取的方式是谈话疗法。斯皮勒林后来被治愈,并在苏黎世攻读精神医学,并最终成为了弗洛伊德的弟子。她后来回到俄国,并在二战中死于纳粹德军的屠杀。
然而,在诊治过程中,斯皮勒林与荣格发生了秘密的不伦之爱。由于荣格很重视自己的声誉与家庭,想要隐藏这段感情。这种欺骗的行为引起了斯皮勒林的强烈不满,也间接导致了荣格与弗洛伊德的分手。在这个影片中,有许多精神分析发展史重大事件的精彩再现,涉及的问题有:
歇斯底里症的经典表现与非药物治疗
- 早年痛创记忆对成年人格的影响
- 早年性创伤经历与性变态心理
- 弗洛伊德对荣格的期望与失望
- 弗洛伊德对荣格的移情表现
- 弗洛伊德与荣格的1909年美国之行
- 弗洛伊德与荣格的直接分手原因
- 荣格心理学的咨询关系与家庭关系
- 心理咨询的伦理问题与处理
- 荣格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
- 荣格自由联想技术的运用
- 利比多理论与焦虑的生成
- 萨宾娜·斯皮勒林的生平故事
- 萨宾娜·斯皮勒林的历史地位
- 岳晓东博士在哈佛大学学习心理咨询理论时,曾主攻心理动力学方向,并接受了精神分析理论的初步训练。来到香港任教后,他参加了香港分析心理学的活动,并成为其核心成员。岳晓东博士还曾于1994年和2004年亲赴维也纳弗洛伊德的故居参观,并于2014年赴苏黎世荣格的故居参观,并有幸受到荣格孙子和孙媳的接待。
- 将在电影赏析中,岳博士可让大家全方位了解上述问题在影片中的表现,并展开讨论。希望此次电影赏析,能让你深入了解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