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为什么需要自我成长?
自我成长标准是什么?
总有人羡慕地说,心理咨询师是赚钱、轻松又很时尚的职业,新世纪的“金领”。 目前,全国已有超过80万人拿到了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或三级证书,然而,在对国家证书趋之若鹜的人之中,不乏自身充满着深深的心灵创伤,曾是原生家庭(指自己父母的家庭)行为的受害者,希望通过心理咨询这个职业来“助人自助”。
心理咨询是一个充满艰辛、孤独,甚至危险的行当,大量考取了证书的人严重缺乏相应的职业训练,如自我成长体验、案例督导和技能体悟训练等,他们兴冲冲地去治疗别人的心灵创伤,结果造成了来访者的再次创伤,“这在国外临床心理的同道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对来访者极不负责任。”
咨询师自我成长体验时间的参考标准
国际临床心理咨询界要求一般的咨询师自我体验500小时,精神分析师需自我体验600小时,团体心理治疗师的团体自我体验300小时。各类临床心理咨询师均需要接受案例督导1000小时。
目前国内约定俗成的标准是自我体验最少150小时——即使是这样低的标准,估计在80万拿到证书者中寥寥无几,全国不超过10000人,“国内某些所谓的知名心理专家的自我成长体验不足150小时。”
因此,在选定一位咨询师之前,一定要问清楚对方的这些“硬指标”,“如果咨询师马上紧张起来,或者顾左右而言他,那么肯定是一个没有完成专业临床心理训练的庸医。也不排除有人会造假,这种人就比庸医更恶劣了,难说不会给你的心灵带来巨大的灾难。”
自我成长体验比学习技巧更重要
人人都有心理创伤,包括心理咨询师自己,因为人在出生时和母体分离,就经历了第一次创伤。
心理咨询师需要意识到自己也有心理问题,只有在自我体验等训练中把自己放在患者的位置,接受其他心理咨询师的咨询治疗,才能消除自己因抑制强烈愿望而产生的冲突,理解自己的痛苦和愤怒,日后才能感同身受地了解来访者的创伤,做到包容、共情和价值中立。缺乏自我体验的水货心理咨询师常常只会空洞地说:“我理解您的感受……”
自我成长体验具体而言,就是寻找一位自己喜欢的临床心理咨询导师,请导师对自己做“一对一”的咨询。目前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教材中没有介绍什么是自我体验,导致大量拿到心理咨询师证书者并不知“自我体验”为何物,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没有心理问题,拿到证就是给别人咨询的,而不需要“被咨询”。
他们不愿意把自己放在来访者的角色中自我体验,还有成本的原因。
目前业内很多资深心理咨询师的咨询费水平为每小时500-2000元,做100小时自我体验就是5万元以上,对于很多人而言确实不便宜。准心理咨询师们热衷于国内外各种流派的培训,以一些知名专家的课程为例,一次学费加上路费住宿费动辄超过5000元,几年下来花上10万~20万很常见。“其中原因,是他们只重视向外求索,而忽视了向内自身的探索,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说的就是要用内心的力量探索自我。”
缺乏自我体验、案例督导和临床体悟训练导致心理咨询师自我成长缓慢,内心力量不够强大,在咨询中无力解决来访者的阻抗,使对方失去信心而中断治疗,更谈不上帮来访者实现心理成长和行为转变,反而枉费了来访者的信任、金钱和时间,甚至给来访者带来新的心灵创伤。
根据国际上的惯例,一个来访者从认知到行为发生改变,所需心理咨询至少要30小时。国内大量拿到证书的心理咨询师对一个来访者的咨询常常只进行一次或几次,就做不下去了,效果从何谈起,心理咨询的口碑又如何建立了。从运营成本的角度,咨询次数少直接造成大量心理咨询机构在市场中挣扎,为了生存,它们只好转向做各种流派的技术培训,“这又促进了心理咨询师的向外求索而不做自我体验,形成行业的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