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咨询服务
父母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的高度
添加时间:2017-05-21    阅读次数:600

    我们没有必要也无可能把桔子改造成苹果,但无论孩子是内向还是外向,都可以培养自信、乐观、和面对挫折的坚韧。而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有安全感,是自信的起点。在家长无力选择与体制对抗的假设条件下,最优策略是把精力集中于学校不擅长的领域:性格塑造,解决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

1、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有巨大影响,在我看来,最终要影响有二:其一,如果父母相爱,家庭和睦,孩子在爱和快乐的氛围里度过童年,他的人生就有温暖明亮的底色,可保心理健康,情商良好;其二,如果父母自身素质比较高,给孩子以心智上的熏陶,同时有一个相对自由宽松的童年,可保人格健康心智发育良好。


2、父母怎样对孩子的将来负责


    做父母的当然要对孩子的将来负责,但只能负起作为凡人的责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悉心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乐观坚毅的性格,使他具备依靠自己争取幸福和承受苦难的能力,不管将来的命运如何,都能以适当的态度面对。至于孩子将来的命运究竟如何,可能遭遇什么,做父母的既然无法把握,就只好不去管它,因为那是上帝的权能。

    一个孩子如果他现在的状态对头,就没有必要为他的将来瞎操心,如果不对头,操心也没用。而且,往往正是由于对他的将来操心太多、太细、太具体,他现在的状态就不对头了。


3、家长怎样对待应试教育


    我认为,在现行应试教育体制下,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学校教育应该起到两个作用。一是给素质教育加分,以弥补学校里素质教育的缺失。这当然要求家长自身具备较高的素质,从而能够在课外阅读、兴趣培养、艺术熏陶等方面给孩子以影响和指导。二是给应试教育减负,以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孩子已经承受了巨大的功课压力,家长至少不应该再加压,在课外给孩子加上各种培训班、补课班的重负。家长自己能以平常心看待孩子的应试成绩,也会使孩子在心理上轻松不少。相反,家长的紧张心理和苛责行为往往是笼罩在孩子心灵上的最浓重的阴影,是导致孩子痛苦乃至崩溃的直接原因。


4、在心理上给孩子减压


    在应试体制下,孩子身心承受巨大的压力,家长不但不应该再加压,而且至少要在心理上给孩子减压。我就是这样做的。每次考试前,我都会对女儿说:考咋样就咋样,考砸了也没关系。她在全年级的排名基本上是二三十名,我就跟她约定,保持这个水平就行了。有一次期末考试,她考了个年级总分第一,我批评她说:怎么违背了约定?下不为例。她知道我一向不看中考分,她的心态因此也从容淡定。


5、怎样教孩子处世做人


    孩子幼小时,一直生活在父母羽翼的庇护之下,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上小学后,情况大变,一下子进入了某种带有强制性的秩序之中,以及某种相对陌生的人际关系之中。他会遭遇许多矛盾,他的极其有限的经验完全不足以对付,因而疑惑丛生。事实上,他已经开始面对如何处世做人这个大问题了。细究起来,最基本的矛盾是个人自由和社会规则之间的矛盾,而这正是贯穿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法律、道德领域的核心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最困难的是如何把握好二者的度,各个学派对此亦是众说纷纭。对于个人来说,个性与社会性的冲突也是贯穿终生的,而儿童时期是其肇始,打下一个正确解决的基础是特别重要的。怎样让孩子既能自由成长,又能适应社会,这同样是令父母们苦恼的问题。我想强调的是,父母在引导孩子思考这类问题时,也要把握好度,不可把孩子教育成小绵羊,盲目服从社会的成规。正确的目标是,让孩子既能明白公共生活的若干基本准则,培养自制、友爱、

    仁慈等美德,又能学会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坚持独立思考,培养自信、勇敢、正义等美德。


6、做好监护人即可安心


    做父母的要明白,无论多么心肝宝贝,孩子也只是暂时寄养在你们这里的,你们只能做孩子的暂时监护人。我不只是指孩子迟早会长大,独立地走自己的人生之路,送行的一天必将到来,你们再舍不得也不可能与之同行。我的意思比这深刻得多。父母所生的只是孩子的身体,而非灵魂,我相信灵魂必定另有来源,而这来源决定了它在人世间的走向。由此可以解释,不管父母多么精心地设计和运作,孩子的未来并不听从你们的安排,往往还使你们大吃一惊。所以,父母的职责是做好监护人,给孩子身心成长一个好的环境,做到了这一点即可安心。至于孩子将来走了一条怎样的路,那不是你们能支配的,荣耀不是你们的功劳,暗淡不是你们的过错。

    太多的规矩和框架之下,成长的孩子会很胆小、害怕、保守,希望什么事情都得到你的批准,如果他认为是你的附属品,就不会认为自己是有主权的、有选择权力的孩子,21世纪这样的人很难达到他的潜力,很难在优秀的企业或者学校里脱颖而出,所以我相信你并不希望你的孩子成为保守、胆小、被动、听话的孩子。这种孩子也许在三五十年前是很受企业欢迎的,但是今天已经过时了,今天我们希望培养的孩子是快乐、乐观的,是能看到一杯水半满而不是半空的,是能够对父母亲有信任,能彼此倾诉的,能够爱自己也能爱别人的孩子。


来源于网络

心理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