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咨询服务
想和父母亲近,心理却好抗拒!
添加时间:2017-05-21    阅读次数:672

“怎样修复与原生家庭的关系”。

    她说:“我一岁的时候母亲就不在了。父亲找了后妈,我从小跟年迈的爷爷一起生活。父母无行中的伤害,我至今记忆犹新,其实我真的希望不要记住这些。比如我上学那会儿,家庭条件不好,我从背后得知爸妈打算不让我读书,因为我们有四姐妹,等等。这样的事我都记得清楚。我的苦恼是,现在我非常想跟他们建立亲密关系,平时可以经常打电话给他们,但心里面又很抗拒,觉得非常假,包括他们现在对我的好,也觉得很假。我现在不会恨他们,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孝顺他们,就是心里抗拒跟他们亲密。如何能做到平时可以经常给他们打电话而不排斥、不会无话可说?我打心底羡慕那些跟父母关系亲密的人。”

    我想,这位姑娘所面临的困扰,很多朋友都能感同身受:

    父母过去的某些行为、态度伤害了我,这些经历和回忆至今困扰着我,让我对他们难以亲近、甚至感到怨恨。

    同时,父母渐渐老去,现在的我,希望能与他们和解。我羡慕他人享有的温暖的家庭关系,也想与父母能更亲近。

    因此,我既对亲近父母感到抵触抗拒,又对无法亲近他们感到歉然失落。


    被内心中这两种此起彼伏的声音轮番牵扯,我们再勉力为之,也难在与父母的关系中,安然平和。

    第一种声音,我想或许来自藏在你内心深处的、一个可怜巴巴的小女孩。

    这个小女孩,积聚着你早前在与父母的互动中感受到的伤害、疏离。她很需要被父母疼爱、关心,却一次次地对他们的回应失望。

    这些经历,使她相信,父母总是会让你伤心。因此他们现在的各种示好,都不可信任,特别“矫情”。她深为过去的经历所苦,不得解脱,不得慰籍,很怕你会再受这样的伤害。

    为了保护你,她不肯让你轻易放下戒备,和父母亲近。

    第二种声音,或许来自你心内更年长的一个女生。

    她有更深厚的同理心,对父母之前的言行抱有更多的宽谅,对父母现在的示好也更能接受。

    她看到,父母年纪大了,曾经差点没让你继续念书、不肯搭手帮你一把、让你在同学面前颜面尽失的人,成了眼前渐渐老去、在你面前陪着小心、巴望你能多陪陪他们的老人。

    和前面那个可怜巴巴的小女孩一样,她也全心想保护你,很担心你会因为对早前的经历无法释怀,而有天会有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

    她总迫切地劝你: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这两种声音,都是你情绪的一部分,也是你的一部分。她们也许立场不同,却都想尽心尽力保护你,谁也压不住谁。

    于是,当你对早前的经历耿耿于怀,甚至对父母抱有隐隐的恨意,你会希望自己能干脆忘掉过去所有伤痛的经历,希望能与父母常联络而不会无话可说。

    而当你想与父母和解,想与他们有亲密的关系和温暖的互动,那个藏在心底深处的小女孩,又会使劲儿拉你的袖口,让你觉得父母的示好无可信任,对亲近他们感到抗拒恐惧。

    如此纠结挣扎,就是你心中这两个姑娘的相互抗争。

    少时在与父母的互动中受到的伤害,哪怕他们并非恶意、故意,也往往使成年后的我们如鲠在喉,难以释怀。

    其实都在委屈自己。更具体地说,她们迫切地希望与父母和解,而因此忽略了心底那个可怜巴巴的小女孩。这个小女孩所受到的伤害,虽然发生在过去,但却从未真正被安抚,因此她的疼痛焦虑,日日如新。

    而她的诉求越是被忽略,她的能量也越是尖锐激烈。


    说到这里,你一定已经明白,你当下所需要做的,不是勉强自己和父母多通电话,或者强咽下心里的不适,和他们亲近。

    在和父母有真正亲近平和的互动之前,你需要做的是首先安抚心底那个充满被亏欠感的小女孩。

    你可能会想,冤有头债有主,寄望父母能弥补你心中的空洞,安抚那些年代久远的伤痛,这样你才好终于原谅他们,和他们建立更亲近的关系。

    然而父母只是一点点变老,变温和,甚至总带着眼巴巴的、不知所措的眼神望着你,却似乎总无法安抚你心底的那个小女孩。

    事实上,对那个小女孩来说,因为长期的被亏欠感,外来的各种示好已经无以真正安抚她的焦虑和心痛。

    她所需要的安抚和爱的确认,到如今,只有你能给得起。

    你越是勉强她,她不被体谅的伤痛越深,越担心你看不到他人可能给你带来的伤害,越会出于好意地给你更多的阻力。

    在与父母和解之前,你得先寻求对内心不同情绪的宽谅、安抚。


    当你心底的那个小女孩,真正体会到来自你的本我的接受、安抚、和确认,你与父母的和解才能更真诚踏实,这些年来一直折磨你的被亏欠感和伤痛感,也才有被温润的可能。


来源于网络

心理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