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咨询服务
对于高考,心理专家给您支支招
添加时间:2017-05-04    阅读次数:944

    在备考过程中,不少考生出现紧张焦虑、注意力不集中、过分担心等不良状态。

    焦虑是一种身心反应,本身不一定是坏事。适度的焦虑感可保持身心的警觉性,有利于考试发挥,但焦虑水平太低或高度焦虑紧张都不利于发挥,要么缺乏斗志,要么在关键时刻发挥失常。

    考前的各种焦虑情绪还会带来各种消极影响,如记忆力下降,精神难以集中,思维容易停滞,说不出的疲倦、失眠,惶恐不安,脾气大,甚至引起神经衰弱。因此,缓解焦虑,保持平常心十分重要。

    那么如何调整心态,减少考试焦虑的影响,做好冲刺阶段的复习工作呢?一起来看心理专家们给的几点宝贵建议吧。



    要让高考生远离考试焦虑情绪,就试一试以下几种方法。

    1)深呼吸有助于降低焦虑,可以使血液循环减慢、心神安定下来,让全身 有一种轻松感。

    2)微笑,可以降低焦虑。

    3)肌肉放松,也可以让我们处于一个放松的状态。可走动、小跑、摇摆、 踢腿,可以双手握紧再放开,让全身肌肉缩紧再放松。

    4)平时对自己进行积极地自我暗示。

    5)紧张的学习之后,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有助于化解烦恼、消除焦虑情绪。

    6)增加身体营养。临考的学生,脑力劳动强度大,能量消耗大,需大量补充营养。除了要增加适量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还要补充大脑所需的维生素、氨基酸以及钙、铁、锌等微量元素。

    7)听听音乐。音乐能影响人的情绪行为和生理机能,不同节奏的音乐能使人放松,使人的生理、心理节律发生良性的变化。

    8)闭目养神。闭目,舌抵上腭,经鼻吸气,安定神情。可以设想一个人走在幽静的森林里,恬然自得。

家长该怎样帮助孩子顺利走过高考?

 帮孩子调节情绪舒缓压力 

    陪孩子度过高考的高三学生家长,可以通过平时的聊天交流了解一下孩子的情绪变化,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包容他们的负面情绪,多看做得好的方面进行鼓励。但最好不要不停地问有关成绩的问题,这会在无形中给孩子一个压力。

 保持好心态,营造好的学习环境 

    家庭环境要与平时保持一致,顺其自然,特殊时期的过度关怀等刻意变化可能给孩子带来一个紧张情境,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焦虑感。

    所以,考试期间不用特别的给孩子创造一个让他觉得很紧张的气氛。和平时一样营造一个舒适、愉悦、和睦的家庭环境最好了。


 给孩子一定的交往机会 

    如果只关在屋子里闷头学习,孩子的烦恼和心声都无处可诉,无形之中给孩子带来了更大的压力。考前要集中精力,但也不要过于疏远外界。要给孩子一定的交往机会,让孩子有地方宣泄压力。


 提醒孩子有规律的作息 

    充足的睡眠是保证孩子精力充沛的前提,而且是和记忆力有密切关系的。失眠或少眠会使大脑长期处于弱兴奋状态,因此极不容易接纳外来信息,无法将记忆储存,某些信息元也会因此丢失。

    所以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好复习期间的作息时间。晚上睡5~6小时是不多也不少的,中午最好有25~35分钟的睡眠。

    调整好生物钟,规律作息,将精力最佳的时间调整到考试时间。


 做好饮食搭配,保持营养均衡 

    要想让考生保持一个稳定的学习状态,在饮食起居方面,需要家长多加关心。可口的饭菜、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临考前孩子出现失眠,可以在平时的生活细节上注意以下几点。

    ① 晚餐不要吃太饱;

    ② 睡前清除脸上的容妆;

    ③ 注意护理皮肤,如油性皮肤一定要清除脸上油脂;

    ④ 用温水简单泡脚,促进血液循环;

    ⑤ 喝杯牛奶,轻松入睡。

    ⑥ 做做按摩,梳头来帮助睡眠。

    ⑦ 午觉保持在半个小时以内;

    ⑧ 晚上不做激烈的运动。


    在这个阶段,每一位考生备考复习压力大,脑力耗费也大,需要多摄入有益于脑细胞的、能够保护大脑的食品。

    在日常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尤其是绿黄色蔬菜,有助于提高大脑对氧的利用,让大脑保持敏锐,避免出现反应迟钝等现象。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发现,鱼肉、坚果、橄榄油也有同样的功效。所以,都很适合脑力劳动者。

    富含优质蛋白的豆类品,也非常适合脑力劳动者。因为,大豆中的重要精华物质之一“大豆卵磷脂”能修复受损伤的脑细胞,预防老年性痴呆症的发生。而且,有利于改善失眠,消除大脑疲劳,增强大脑活力,提高学习工作效率。

    因此,在想集中注意力、提高工作效率的时候建议摄入一些豆制品。


来源于网络

心理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