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健康了,教育才能健康 」
2017年3月3日上午11点多,安徽省某中学行政楼10楼,一位年轻的高中化学女教师跳楼自杀。
校方说法:张老师因抑郁症自杀,学校不负任何责任。
死者家属说法:她因受病痛折磨,请假休养遭到学校领导拒绝。
张老师在临死前,她在日记里这样写道:我今天要走了,我对不起自己的丈夫,父母,弟弟,最亲爱的女儿,朋友,学生......
学生说法:张老师美丽善良,平时乐观开朗,怎么可能抑郁自杀?老师自杀前,驱车在学校的行政楼周围转了一圈,然后坚定地走上了10楼,纵身跳下......
3月27日下午5时20分左右,广东省某校三年级英语老师钟某(女,36岁 )从该校一教学楼五楼跳下身亡。
据知情人透露,又是抑郁症!教师抑郁症自杀,钟老师不是今年第一位!关爱教师健康,不能一直停留在口号上,必须尽快地实实在在地落实到行动上!
由于工作艰辛、待遇微薄,颈椎病、肩周炎、咽喉炎、抑郁症都成为教师多发病,且多数人无法得到治疗,一是没钱,二是没时间!
从大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教师这个群体80%以上的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教师的工作时间确实太长,脑力劳动的强度实在太大,往往越是重点学校,教师压力就越大,体力和脑力都处于严重透支状态。
工作时间长,根本不存在“八小时之内”和“八小时之外”的说法。有些教师真的是累倒的,这是事实,但外行人不相信。
关于教师健康状况调查材料,网络和纸媒都有很多报道,有些数据看 着触目惊心。长期从教,只要到了45岁以后,多数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职业病。
教师是引领学生发展的导师,选择放弃希望,结束生命,这种影响对学生是巨大的!关爱教师,刻不容缓!必须引起学校、政府、社会的高度重视。如果没有了健康,安心从教、舒心从教就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无稽之谈。
鉴于以上所诉:强烈要求国家教育部对教育系统进行如下改革:
1. 教改不管怎么改都要以人为本,如果没了人味,还教什么书育什么人呢?
2. 减少教育管理部门人员,正所谓闲人多事,儿子多了不养娘。
3. 减轻教师不必要的压力,把时间和精力真正的用到教育教学上去。
4. 减少各种评比,比赛,达标,杜绝“不法之人”趁机勒索教师。
5. 减少对教师的乱收费,特别是各种书费,考试费,证件费,电脑软件学习费。
6. 尽量少占用教师的双休日。
7. 照顾两地分居教师。
8. 让懂教育的人当领导,拒绝外行领导内行,杜绝在干部任用上出现的不正之风。
关爱教师健康,学校层面就可以做很多事情。
其一,学校可以实行弹性上班制度。
现在很多学校为了体现管理规范性,把教师当流水线的工人来管理,不管有课没课,都必须起早摸黑守在学校。这不符合教师工作性质的实际。教师从事的是脑力劳动,脑细胞活跃时段各有差异,有些人白天备课快、效果好,有些人晚上备课快、效果好,无法统一,而且多数教师的工作按国家规定的“八小时工作制”根本做不完。所以,实行弹性上班制度才符合客观规律。
其二,学校要敢于为教师拒绝教学之外的工作。
现在,有些地方不讲究实际,把很多教学之外的工作也摊派给教师,严重增加了教师负担。比如精准扶贫,这是跟教师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有些地方也要给教师分任务,害得教师花费大量精力往对口农户家跑,研究树、养猪、喂鱼,这不是瞎扯淡吗?有些地方,绿化荒山也要给教师分指标。类似的事情听起来不可思议,在部分地方却是真实存在。
其三,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体检。
体检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定期体检应该成为教师固有的福利,这与法规也不冲突,学校不能以经费紧张为由“节约”了这笔钱。教师才是办好学校的根本。
其四,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
教师的工作基本是室内脑力劳动,时间长了,习惯了,就懒得动了。学校要像逼学生锻炼一样想办法把教师“赶”出办公室。例如,可以每天安排适当的时间让教师参加集体活动,每个月或每个学期可以组织各类球赛、户外徒步、登山等活动,让教师走出去,活动筋骨、亲近自然、放松大脑。
其五,学校也要转变教育投入思路和政绩观念。
其六,学校要从对老师的心理关爱入手,减轻老师心理压力。如果老师们都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进课堂上课,试想孩子也会在放松愉悦的氛围中习得知识,那就会有绝妙的高效学习效果产生,也会对孩子们个性的发展起到良好的引领作用。
目前,很多学校的投入主要在硬件建设,在教师身上投入还不是很积极。教育要发展,教师远比大楼重要,尤其是要注重教师们的精神层面的发展,身心健康发展。清华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有言:“所谓大学者,非谓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学校的精髓在教师,这个道理梅先生早就讲清楚了。所以,学校要尽快转变投入思路,并且要想办法影响政府官员转变政绩观念,要敢于、乐于让教师富起来、强起来、安心起来,这样,教师才不怕病,病得起,才有健康从教保障!
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