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教养孩子来说,家庭教育是对孩子实施全部教育的基础与起点,是孩子造成综合素质差别的主要原因,是孩子是否成才、健康成长的根本因素,是造成个体差异的决定性作用.
纵观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对孩子的平时的教育与陪伴,主要是以母亲为主.其对孩子的教育责任90%以上都是母亲来承担,这个不争的事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母亲,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伟大的母亲.母亲的性格、习惯、爱好、言谈举止、处事态度、文化修养等等都对孩子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网络的普及,人类的智力开发越来越超前,母亲的素质更为举足轻重.历朝历代,都有数不胜数的伟人,其背后往往都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另外,那些没有出名,反而误入歧途的孩子,也都和母亲的错误教养与愚昧无知有直接的关系.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提升母亲的综合素养,是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缔造高素质孩子的关键.也是当下社会发展的需要.
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母亲,这是每一个女性都要认真面对的一个课题,根据当前中国的家庭教育现状与实际存在的问题,我给大家五个方面的建议,通过大家对这五个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与对待,一定能够帮助大家学习提升自己,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一定有很大的帮助:
一是要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现实期,我们大部分的母亲在对待孩子的教育理念上存在很多的误区.在平常的孩子教养上,总是把孩子的学习作为家庭教育主要的教育内容,把孩子学习考试的成绩作为衡量孩子好坏的首要指标,把孩子能不能考取一个好的学校作为主要价值目标等等.
在平常的行为方面,常常表现出更多的是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和身体.而不是着重关心孩子的总合素养教育.实际上,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不仅要为升学做准备,更要为孩子的一生做准备.这是教育价值观念的短视行为.是非常错误的.同时,我认为,有这种教育价值观念的母亲,没有尊重孩子,没有科学的教养孩子,没有遵守孩子的正常生活与生理的成长需求,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自理、 伦理和情感的教育.
在针对孩子全方面的教育存在很多的盲区.因为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往往会导致孩子自认为接受大人的所有关爱都是理所当然,理所应当.他们表现出非常的自私、冷漠、不知道感恩、不会关爱别人、情感脆弱、抗挫折能力差、不能吃一点苦、生活自理能力很低,这样的孩子结果是,有的虽然文化程度很高,或者说学历很高,但是他们的综合内涵、个性特点、生存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却非常的一般,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高分低能的孩子.
因此,作为一位母亲,为了孩子将来有好的发展,能够适应生活与社会大环境的生存需要,必须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教会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认知、学会生活.
二是母亲要首先具备良好的综合心理素质.
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与意识.这是保障孩子能否健康成长的基础.
因为一个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心理特点与心理需求.特别是处于心理发展关键时期,就是孩子的青春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往往心理非常的不稳定,情绪急躁,心理活动非常易冲动,心理素质不成熟,波动性很大.尤其是面对异性关系,学习成绩,性心理困惑等等心理矛盾与问题.特别容易产生困惑、焦虑、紧张、不安、烦恼及心理卫生问题.这个时候,他们非常的希望和盼望能够得到明确的关爱、帮助、支持、理解、信任.如果我们做母亲的,平时对孩子观察不细心,关怀不细致,帮助不及时,孩子得不到他们想要的,而且又不能,或者不敢对你言语,表达什么.做母亲的由于自身的心理素质较差,没有一定的心理学常识,对孩子的这种心理变化觉察不到.错过了最佳的关爱时机,孩子就开始叛逆,不听你的各种安排,在心理上与你拉开了距离,产生了严重的隔阂.长期以往,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与孩子的感情越来越淡,关系越来越紧张,孩子的叛逆之心越来越重.更加加剧孩子的叛逆心理,让你无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从此,你与孩子的关系成为了对立的两个阶层,更有甚者,孩子与家长成为了仇人.
如果,我们当母亲的,能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基本常识,能够掌握孩子的不同时期的心理变化与特征,能够拥有一定的教养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就不会出现以上的情况,更不会错误的教养孩子,就能够完全避免批评孩子、斥责孩子、就能避免对孩子不友善、不关爱、不尊重、不理解、不支持了.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母子关系,相互之间形成良好的信任与了解的基础,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家庭关系,营造良好的和谐共处的家庭氛围,为孩子的健康积极创造优越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然之路.
三是不断的提升与完善母亲的道德修养.
在一个家庭中,母亲是孩子的主心骨,是孩子朝夕相处的中心人物.母亲拥有怎样的道德修养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
一个母亲能否拥有良好的道德修养非常的重要.因为母亲拥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根本.身教重于言教.常言说:道德能补智慧不足,而智慧补不了道德的不足.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母亲的品行、态度、精神状态与面貌时刻在影响孩子.比如说:常常喜欢与别人发生矛盾,好吵架的母亲,她的孩子就不可能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如果一个母亲,经常好说谎,假话连篇,她的孩子就不可能诚实,如果一个母亲道德非常的高尚,能够待人热情,对事明理,拥有良好的为人处世之道,拥有高尚的职业操守,拥有非常高的修养,在孩子心理就会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象,孩子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就会自我提升自己的一言一行的严格要求.就会潜移默化地学习母亲的各种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习惯.在心中就会时刻想着让自己做一个像母亲一样的人.
四是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努力掌握教养知识,提升自己教养水平.
母亲只要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只有不断的与孩子共同学习,才能与孩子共同成长.才能更好的了解孩子,认知孩子.懂的孩子. 既是我们做母亲的能够不断的学习,也不一定能够完全满足孩子健康成长的需要.
在现实中,有许多的母亲爱好学习,但却不能很好的指导孩子学习.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因为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的营养非常的多.为此,做为一名母亲,必须有很强的学习意识,不管工作再忙,不管自己的时间再紧,都要挤出一些时间,加强自身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育儿知识,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素养,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为更好的建立亲子关系沟通的桥梁,增加与孩子互动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理论观点,有利于同孩子的沟通交流,有利于与孩子达成共识.增强母子感情.更有利于母亲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学习态度,兴趣爱好.
一个平时喜欢学习的母亲,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是无限的,是孩子增强学习兴趣的源动力.是对孩子一种非常有效的示范与带动.
五是要重视与不断的改进教育方法.
母亲教育孩子,用心良苦,尽心尽力.为什么有的效果很好,有的却不能呢?方法不匹配,方法使用不当,就会适得其反.所以,教育方法一定要符合自己孩子的实际,必须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方法必须要得当.方可凑效.
比如说孩子做作业的问题,好的做法是给孩子有个时间概念,给孩子规定好时间,放学后什么时间开始做,都做什么,怎么做,到什么时间截止,必须完成.在规定的时间内做不完,可以视情况给孩子适当的延长时间,但必须让孩子认识到时间不能挪用,在规定的时间内该干什么就一定干什么.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然,有助于养成孩子磨蹭的习惯,给孩子延长时间如果还做不完,就不要再让孩子做了.让孩子到学校接受老师的批评,给孩子一次受教育的机会.
在现在的小学阶段,大部分学校都实施家长签字制度,不言而喻,学校的目的是希望家长给予有效的配合,在孩子的学习上有效的监督孩子做作业.
我们做母亲的,怎样实施自己有效的监督权,在签字上,怎么签,是自己检查孩子的作业,发现问题及时让孩子改正呢?还是让孩子自己检查后,即使家长发现问题,也不及时让孩子改正而就签上名字呢?现实中大部分母亲都是前者,选择后者的很少,做母亲的总是在错误的帮助孩子,很少给孩子锻炼的机会,让孩子自己检查完毕后,我们大人然后签名,即使发现孩子做错了题,也不要再让孩子改正,而是让孩子得到一个重新认识的过程,便于孩子长记性,更能锻炼孩子的认知能力和仔细检查的好习惯.因为任何一种好习惯都不是一撮而就的,都需要一个过程的.
孩子能否勤快, 是否能够自己主动做家务,表明孩子是否拥有谨慎的判断力,是否拥有一个羞耻心,如果有,就不会懒惰,就拥有自我生存能力.有很强的自知之明,在大人的眼里就是懂事.
可是,在现实的生活中,很多的母亲为了教育孩子,达到以上的目的,而往往采取的方式方法是错误的,可是自己又意识不到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比如说,有一位这样的母亲,为了让孩子勤快而不懒惰,给家里的所有家务活动都明码标价,洗一件衣服2元,托一次地3元,刷一个碗5角钱等等,孩子一开始肯定非常的勤快,在金钱的驱使下.可是,即使给孩子钱,时间久了也会不灵的,孩子不需要钱的时候,你让他干,你想他能干吗?生活中与此类似的教养方式现象很多,我们做母亲的教育孩子的出发点是好的,由于采用的方式方法不同,往往获得的结果也不同,希望每一位母亲,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好好注意不断的反思自己,及时的总结自己,完善自己,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非常好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孩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一个母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的重要,在这里不需要一一列举了.我只是要告诉天下的所有做母亲的女性,我们对孩子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教育孩子的过程,不要不当回事.要经常的静下心来好好思考,孩子所做的事情,其动力来自哪里?动力只有两种,一种是对的,可行的;一种是错的,是不可取的.孩子同样是做了,只是方向错了.其结果与性质就变了.
所以,我们做母亲的必须教会孩子正确的判断力,让孩子学会明辨是非,懂得并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才是我们做家长所期望的,对吗?
祝愿每一位母亲``三八”节快乐!祝愿每一个母亲心想事成,成为一名好妈妈,给孩子带来永远的快乐和幸福!
作者:刘鸿儒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