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研究
户外教育好时机-----用好植树节
添加时间:2017-03-01    阅读次数:723

                              户外教育好时机-----用好植树节

 

        每年一度的植树节马上来临!借助植树节活动对学生展开素质教育,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 

       众所周知.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绿化和美化家园,同时还可以起到扩大山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调节气候、促进经济发展等作用,是一项利于当代、造福子孙的宏伟工程。

       为了保护林业资源,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并积极投身植树造林活动,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将会得到不断的改善。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绿化建设。上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主席就曾号召“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1956年,中国开始了第一个“12年绿化运动”。1979年2月23日,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根据国务院提议,为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再者,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决定每年3月12日为全国的植树节。

       在3月12日植树节期间,我建议学校和家长,能够给孩子一个学习锻炼的机会.对于小学来说.为了安全,希望一、二、三年级的学生与家长一起参与植树活动,希望四、五、六年级的学生独立参与植树节活动,当然必须在学校与老师的组织下进行.

      让学生参与植树节的主要意义是教育引导学生,让学生知道植树造林的意义,懂得如何去保护地球,如何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提高孩子的环保意识,是学生一次最好的户外教育机会.

      我倡议学校与学生家长在植树节来临之际,与孩子一起回归大自然吧!让孩子在自然中学习和成长,让孩子在自然与植树活动中增长知识,提高认识,锻炼与提升孩子的吃苦精神、团结精神、协作精神、动手能力等等。

     为了让孩子在植树过程中受到有效的素质教育和成长,我建议学校与家长,结合植树活动组织一些活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和锻炼,加强与提升学生对自然、对环保、对知识、对同学、对自己的认识.

      通过我多年的调查研究,我认为通过以下六种活动方式开展对孩子的素质教育非常有效,希望能够帮到学校与家长.

      1. 家长在家里陪孩子种一盆绿植。寓教于乐,美化生活又怡情,激发创意还简单,让孩子学会动手,从小培养他爱护环境、欣赏生活!

      2.在班级开展一个``少用一次性筷子”的倡议活动。根据官方数字统计表明:我国一年大约要消费掉一次性筷子450亿双,相当于需要砍伐掉大约2500万棵大树,减少森林面积200万平方米。在植树节这一天乃至今后的日子里,给孩子好好讲一讲这个情况,让孩子能够认识到减少使用一次性的筷子意义!

      3.在班级倡导``少用一张纸”活动。现代人的卫生意识可是越来越高,饭前饭后洗手,洗手后顺手一个动作,一张,两张,三,四张......通过植树节活动,我们做老师和家长的,教育和引导孩子少用抽纸巾! 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4.班级举办绘画比赛活动,最后由学校组织全校竞赛活动,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以美化家园、有关绿化为主题,让孩子从中体会到植树、绿化的快乐与好处!

      5.班级组织关于植树、环保问题竞答赛、演讲比赛,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与演讲水平。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口才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胆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6.班级组织以植树节为主题的作文比赛,最后由学校组织全校的作文进行评比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水平.

       通过以上6种活动,让学生把快乐植入心底,把幸福植入生活,把好运植入生命;把健康植入身体,把平安植入人生;给孩子上一堂生动的课外素质教育课!给孩子一次历练的机会,好好地表现自己,为学校与班级掀起一场学习热潮创造一个契机!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通过学校与学生家长的密切配合,结合以上几种活动内容的开展,给孩子一个很好的课外素质教育课堂,让学生明白绿色让大地充满生机,绿色让天空有了朝气,绿色让你我有了呼吸,绿色是我们心中共同的美丽…… 

      以上这些方式分享给学校领导,各位老师,学生家长.我没有别的意思,就是希望大家一起共同教育孩子,培养孩子,引导孩子,让孩子从现在开始起和我们大人一道热爱植树、共同保护环节,拒绝污染,拒绝雾霾,唤回蓝天、阳光和美好的心情!

       给孩子一次学习锻炼的机会,让孩子快乐健康成长!这是社会、学校、家庭三方共育的终极目标!为了孩子的未来能够拥有坚实的竞争力!我们共同努力吧!



       作者:济南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刘鸿儒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心理视频